马镫虽然很小,作用却很大,它可以使骑士和战马很好地结合在一起,把人和马的力量合在一起,发挥出效力。马镫较早是由中国人发明的,但准确的时间学界尚无定论。吉林市郊帽儿山墓地是20世纪八十年代发现的,其年代大致相当于西汉中晚期至南北朝。
装备马镫的马
1993年在帽儿山墓地18号墓中出土了一副马镫,用铜片夹裹木芯,以铆钉缀合加固。这是我国出土年代较早的马镫。1965年至北燕是公元四世纪初迁至辽西的汉族统治者冯氏在前燕、后燕基础上建立的鲜卑族国家,冯素弗是北燕王冯跋的弟弟。这是一座时代明确的北燕墓葬。墓中出土了一副马镫,形状近似三角形,角部浑圆,在木芯外面包镶着鎏金的铜片。
但也有古代词人以貔貅喻凶,南宋女词人 徐君宝妻有词《 满庭芳·汉上繁华》“一旦刀兵齐举,旌旗拥、百万貔貅”貔貅被说成 凶兽,以喻元兵。《 新华字典》上貔貅词条:①古书上一种凶猛的野兽;②比喻勇猛的。可见貔貅不一定是 瑞兽。
古籍中的两种 猛兽。《 逸周书·周祝》:“山之深也,虎豹貔貅何为可服?”《 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﹝轩辕﹞教熊罴貔貅貙虎,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。”司马贞索隐:“此六者猛兽,可以教战。”辽东人谓之白熊。雄者曰貔,雌者曰貅,故古人多连举之。”